董崇選 (Alexander Chung-hsuan Tung) 簡歷
民國36年1月11日出生於台南縣
學歷:台灣師範大學英語系B.A. (1965,9-1969,6)
台灣大學外文研究所M.A. (1972,9-1975,12)
英國 University of Reading, M Phil. (1980,9-1982,7)
美國 Cornell University, visiting scholar (1987)
台灣師範大學英語研究所 Ph.D. (1988,9-1991,6)
經歷:衛理女中 教師 (1969,8-1970,7)
中興大學 講師 (1975,8-1983,7)
副教授 (1983,8-1991,7)
教授 (1991,8-2007,7 )
中興大學 外文系主任 (1992.8-1996,7)
文學院院長 (1997,8-2000,7)
教務長 (2000,8-2004,7)
靜宜大學 兼任講師、副教授、教授
中山大學 兼任副教授、教授
成功大學 兼任教授
財團法人語言訓練測驗中心 (全民英檢) 諮詢委員
現任:
中興大學外文系 名譽教授
台中市政府中小學英語教學推動委員會 諮詢委員
「懂更懂學習英文網站」負責人
著作: 1. 學術專書與論文有 Imagination and the Process of Literary Creation、
《文學創作的理論與教學》、“The Augustan ‘Wit’ Re-examined” 等八十幾篇或本。
2. 文學創作有《心雕小品》(散文集)、《情與愛之間》(小說集)、《繽紛錄》(詩集)、
《 覓保》(劇本)、 “The Tragic Romance of Iksologist” 等三十餘篇或本。
3. 中、 英文譯作有《談寓言》、《何謂諷刺》、Red in Tooth and Claw 等七篇或本。
4. 其他 編著與雜文有 An Inspiring English Reader、〈太過「文」化的文化〉等十餘種。
榮譽: 1. 國科會研究成果獎 共十七次 (72~89年,得獎代表作,詳著作目錄)
2. 教育部教學特優教師獎 (81年度)
3. 台中市特優教師獎 兩次 (89, 95)
4. 梁實秋文學獎 兩次 三項 (得獎作品,詳著作目錄)
5. 中興文藝獎章 (得獎代表作,詳著作目錄)
6. 中興大學名譽教授 (98年)
研究計劃:已執行完之國科會與教育部計劃有:
「我國文學創作的教學理論與實際」、
「文學創作過程之實証研究」、
「電子媒体對文學創作的影響」、
「大一英文教材之編輯」等。
校內服務 :
1.擔任中興大學教務長時:全面翻新《教務章則》,解決「通識課程」 不足問題,
創《博學》通識期刊,訂正全校三千多課程英文名稱,製定各種獎狀、證件、書類之中、英文版本或表格,
使學校招生考試收入遽增,協助許多單位修訂法規,補助許多單位改善教學空間及設備,
兼任多項委員會召集人或委員 (如校教評會、圖書諮詢會、電算機及網路諮詢會、預算分配委員會、招生委員會等),
因而協助解決多項校務問題,另暫代社管院院長,處理該院重大院務。
2.擔任文學院院長時:領導院內「九二一震災」重建工作,協助監督修護綜合教學大樓,協助募款並規劃重建「萬年樓」,
廣植院區內外花木,爭取闢建院區停車場及「誠、樸、精、勤四亭」,使「進善亭」開始營業,成立綜合大樓管理委員會及擬妥管理機制,
增訂、修訂院內各種法規以便「依法行政」,協調解決中文系夜間部師資歸併日間部問題,並曾暫代圖資所所長,處理該所重要所務。
3.擔任外文系主任時,編寫 An Inspiring English Reader 做為全校英文教材,成立多項委員會,訂定系內各種法規,
完成多項課程改革,舉辦多項活動,促進系內和諧。
4.擔任本校教授會理事,合作社管理委員會理事,法規委員會委員、召集人,預算稽核委員會委員、申訴評議委員會委員、主席,
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委員等,提出多項建言,協助解決不少問題。
5. 其他: 建「懂更懂學習英文網站」(DGD English-Learning Website),嘉惠校內外學生及社會人士,提高本校聲譽,至目前 (2009年2月) 點閱人次已逾53萬。
另外,為校內建築之碑文、牌文 (如校門入口內大石之「孔學四要」及圖書館前藝品牌文等) 做英文翻譯,為學校之《簡介》做英文翻譯,
為「萬年樓」紀念牌擬牌文,為「進善亭」創對聯並請人寫字等。
校外服務:
1. 擔任考試院口試委員,協助多項特考 (如「外交領事人員暨國際新聞人員考試」、
「交通事業民航人員考試」、「警察人員考試」、「國際經濟商務人員考試」等) 之口試。
2. 擔任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講座,協助「文藝創作研習班」之授課。
3. 擔任行政院新聞局評審委員,協助「優良中譯圖書推介活動」之評審。
4. 擔任教育部命題暨閱卷委員,協助公費留學考試;另擔任鑑定委員,協助英文學科「資賦優異學生輔導鑑定」;英文數位學習認證委員,協助認證。
5. 擔任「國家文藝基金會」評審委員,評審文藝獎作品。
6. 擔任「台中市中小學英語教學推動委員會」諮詢委員,參與多項活動,協助推動英語教學。
7. 擔任「財團法人語言訓練測驗中心」諮詢委員,協助「全民英檢」之規劃與推動。
8. 擔任中興大學校友會理事、常務理事,以及台中市中興大學校友會理事、會刊編輯委員,協助推動會務。
9. 擔任空中大學面授教師,東海大學創作研習班教席,協助推動社會教育。
10. 擔任台中市台灣語文研究社理事,協助推動本土語文教育。
11. 多次應邀至多所大學相關單位擔任各類諮詢委員,協助教育行政。
12. 多次應邀至多所大學參與各類學術研討會,擔任主持人或講評人。
13. 多次受聘擔任多校教師新聘、改聘、升等之論文審查人。
14. 多次應邀至多所大學發表專題演講 (講題如附錄「演講綱要」), 貢獻學術。
15. 擔任「大學評鑑委員會」之外文學門規劃委員,及「大學評鑑中心」之外文學門評鑑委員,協助評鑑工作。
著作目錄
一、學術論著(Academic Works)
1974 Dickens: Children and Society. (M.A. Thesis)
1976 “The Psychological Unity in Milton’s ‘Lycidas.’” JAH, 37-44. [閱讀本文]
1977 “From Ape to Man: An Impressionistic Reading of Eugene O’Neill’s The Hairy Ape.”
JAH, 59-68. [閱讀本文]
1978 “The Persistent Superior: Symbolism in Graham Greene’s A Burnt-Out Case.”
JAH, 1-6. [閱讀本文]
1979 “A Note on the Scansion of Keats’s ‘La Belle Dame Sans Merci.’”
JAH, 1-6. [閱讀本文]
1980 “Being There: A Novel of Irony.” Prism, 42-45.
1980 “Milton‘s Attitude toward Knowledge in Paradise Lost.” JAH, 23-28. [閱讀本文]
1981 “Some More Epic Analogies in Wordsworth’s The Prelude.”
JAH, 11-26. [閱讀本文]
1982 “Coleridge’s Primary and Secondary Imagination.” JAH, 1-6. [閱讀本文]
1982 From Wanderer to Recluse: A Chinese Reading of Wordsworth. (Mphil Dissertation)
1983 Emotion Recollected in Tranquillity: A Re-examination of Wordsworth’s Poetics and Poetry.
台北:海葵文化公司。
1983 《西洋散文的面貌》台北:中央文物供應社。
1984 “On Modernism as a Literary Term.” JAH, 91-104. [閱讀本文]
1984 <從陶淵明嗜酒談一個浪漫傾向與一個創作問題> 中國古典文學會
論文第六集。 [閱讀本文]
1985 “The Contrarieties of Life in Keats’s ‘The Eve of St. Agnes.’” JAH, 83-90. [閱讀本文]
1985 <文學研究的中心課題是什麼?>《文訊》第二十期 171-7。
1985 <也談text及其相關的一些問題>《中外文學》第十四卷 第六期 160-8。[閱讀本文]
1986 “An Analysis of Ransom’s ‘Piazza Piece.’” Prism, 1-4. [閱讀本文]
1986 “The Value of Genre Classification.” JAH, 195-202. [閱讀本文]
1986 <我理想中的文學選集>《文訊》第二十三期 46-48。
1986 《西洋田園詩的傳統與演變》收在齊邦媛主編《西洋詩歌之研究》80-12
台北:中央文物供應社。
1986 <我們的文學批評應如何取向?>《文訊》第三十三期 13-16。
1987 “The Father Influences on Stephen, the Artist.” Prism, 1-4. [閱讀本文]
1987 “On the Originality of Literaty Works.” JAH, 301-308. [閱讀本文]
1987 <浪漫的中心要義是什麼?> 第一屆全國英美文學研討會論文。 [閱讀本文]
1988 “The Magic Mirror with a Magic Lamp: Towards a Reconciliation of Mimetic and
Expressive Theories of Literature.” JLA, 17-25. [閱讀本文]
1988 “When Comparative Literature Ceases to Compare.” Tamkang Review, Vol. xviii,
No. 2 (Winter 1986), 109-120. [閱讀本文]
1989 “Reading and Writing as Text Changes.” JLA, 1-10. [閱讀本文]
1990 “Who Transcends What and How?--A Re-reading of Emerson.”
JLA, 9-21. [閱讀本文]
1990 “The Nature and the Locus of ‘Literariness.’” Studies in English Literature and
Linguistics,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, 113-122. [閱讀本文]
1990 “The Orientations of Literary Theories.” Orchid, 8-10.
1990 <從「文學性」談語言與文學教學> 第七屆全國英語文教學研討會論文。
1990 <談翻譯的工夫:以李商隱的「錦瑟」詩為例>Prism, 28-34。
1990 《文學創作的理論與班課設計》台北:教育部大學聯合出版委員會出版,
黎明文化公司印行。
1991 “The Dichotomy of Literary Imagination.” ICLA, Tokyo Congress. Printed in
The Force of Vision, Vol. 3, 355-362. [閱讀本文]
1991 “The Sorts of Imagination in Literary Creation.” ICLA, Tokyo Congress. Printed in
The Force of Vision, Vol. 3, 540-546.
1991 “Hemingway’s Existential Ending.” JAL, 75-86. [閱讀本文]
1991 “The ‘Intentional Fallacy’ Reconsidered.” Tamkang Review, Vol. XXI,
No. 4. 377-389. [閱讀本文]
1991 Imagination and the Process of Literary Creation. Taipei: Bookman Books.
1991 <也談「有教無類」的英譯> Prism, No.15, 54-55.
1992 <英譯中國古典詩的特有問題> 第二屆中國文學翻譯國際研討會
論文。 [閱讀本文]
1992 “Children in Dicken’s World.” Prism, No. 16, 44-48.
1992 “A New Linguistic Analysis of Arnold’s ‘Dover Beach.’” Studies in English
Literature and Linguistics,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, No. 18, 63-77. [閱讀本文]
1992 “Shakespeare’s ‘One-Word Play’: ‘Nature’ in King Lear.” JLA, 39-48. [閱讀本文]
1992 The Scene of Textualization: A Genetic Consideration of Literature. Taipei:
Bookman Books. (Ph.D. dissertation)
1993 “From Delight to Wisdom: Frost’s Poetic Theory or Poetic Structure.”
JLA, 39-49. [閱讀本文]
1993 <渥滋華斯的「動」-「靜」母題>《英美文學評論》,創刊號。[閱讀本文]
1993 <詩的四個語言空間>《當代文學評論》,創刊號。
1993 <歌德《浮士德》導讀>, Prism, XVII, 44-49.
1994 “The Notion of Two Wordsworths.” JLA, 1-15. [閱讀本文]
1994 “The Four Linguistic Spaces of Poetry.” Proceedings of NSC, Part C, Vol. 4,
No. 1, 68-75. Accepted by FILLM 19th Congress in Brazilia University, 1993.
1995 <從詩的四個創作空間談幾種西洋的現代詩> 第二屆中華民國現代詩
研討會論文。 [閱讀本文]
1995 “Work, Text, Discourse: Literary Problems, Old and New.” JLA, 31-44. [閱讀本文]
1996 <讀劉紀蕙《超現實的視覺翻譯:重探台灣現代詩「橫的移植」》>
《中外文學》,第十四卷第八期,No. 284, 126-131. [閱讀本文]
1996 “Is the Author ‘Dead’ Already?” JLA, 1-15. [閱讀本文]
1996 《我國文學創作的教學理論與實際》 國科會補助研究計畫成果報告。
1996 《大一英文教材之編輯》 教育部補助研究計畫成果報告。
1996 <《考利歐雷諾斯》—— 一個頗有中國味道的悲劇> 《中外文學》,
第 二十五卷第三期,No.291, 290-296. [閱讀本文]
1997 “The Spirit of Humanism.” Prism, No. 21, 25-30.
1997 “Blake’s Dialectical Vision.” JLA, 193-211. [閱讀本文]
1997 《文學創作過程之實證研究》 國科會補助研究計畫成果報告。
1997 《文學創作的理論與教學》 書林書店,347頁。
1997 <民國八十五年台灣地區的文學創作教學 >《文訊》140期,38-41。
1997 “The Circle of Textualization.” 《國立中興大學台中夜間部學報》第三期,
145-81。 [閱讀本文]1998 “The Most ‘Lamentable Comedy’ of Romeo and Juliet: Shakespeare’s Ironic Vision.”
JLA, 195-222. [閱讀本文]
1998 “Arnold Bennett’s Idea of Literary Taste.” Prism, No. 22, 35-39.
1999 <從浪漫運動到後現代作風:世紀末文藝的省思 >,第二十三屆中華民國比較文學
研討會專題演講論文。
1999 “From Romantic Movement to Postmodern Style: A Reflection on Our Fin-de-Siècle
Art of Literature.” JLA, 117-153. [閱讀本文]
1999 《電子媒體對文學創作的影響》國科會補助研究計劃成果報告。
2000 “Wordsworth’s Sense of Place” JLA, 121-146. [閱讀本文]
2001 “Kingship and Counterfeit: Shakespeare’s Deconstructionist Vision in Henry IV,”
JLA, 73-113. [閱讀本文]
2001 “The Structural Truth in Coleridge’s Conversation Poems,” Intergrams, 14 sections.
http://benz.nchu.edu.tw/~intergrams/intergrams/032/032-tung.htm [閱讀本文]
2002 “Signification and Equivocation: Shakespeare’s Semiotic Vision in Macbeth,”
Journal of Humanities, Volume 32-1, Chung Hsing University. 275-311. [閱讀本文]
2002 <中興大學的課程架構與全人教育>,「二十一世紀全球化時代中的大學理念
與大學教育」研討會論文。廣州:中山大學,十月二十五日。
2002 “Seven Deadly Myths in Teaching and/or Learning English Composition,”
「英文作文教學與評量」學術研討會。高雄:高雄大學,十一月十六日。
2002 <梁公中譯莎劇的貢獻〉,「梁實秋先生百年誕辰」學術研討會論文。
台北:台灣師範大學,12月11日。
2003 <中興大學的課程架構與全人教育 > 《博學》創刊號,1-25。 [閱讀本文]
2004 <視覺詩的道理 > 第五屆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,
台中:中興大學中文系,99-109。 [閱讀本文]
2004 <現代詩的現代性在哪裡 >《台灣詩學》學刊四號,9-21。 [閱讀本文]
2004 <「三」言「兩」語談人文精神>《 博學》第二期,5-13。 [閱讀本文]
2005 “The Augustan “Wit” Re-examined.” 《興大人文學報》 第三十五期,頁 333-52。
2006 “Biotechnology and Creative Writing,” 《興大人文學報》第三十七期,頁 327-44。
2007 “The ‘Strange Eruption’ in Hamlet: Shakespeare’s Psychoanalytic Vision,” Intergrams.
http://benz.nchu.edu.tw/~intergrams/intergrams/081/081-tung.pdf [閱讀本文]
2007 <概談西洋文學理論之分類>《興大人文學報》第三十 八期,頁 415-32。
2007 Literary Theory: Some Traces in the Wake. Taipei: Showwe Co. 262 pages.
2008 “The Jew and the Moor: Shakespeare's Racial Vision.” 《興大人文學報》 第四十一期,
233-270 頁。 [閱讀本文]
2008 “Beauty is Goodness, Goodness Beauty”: Shelley’s “Awful Shadow” and “Ethical Sublime”
Intergrams 8.2-9.1 (2008): http://benz.nchu.edu.tw/~intergrams/082-091/082-091-tung.pdf
2009 Critical Inquiry: Some Winds on Works. Taipei: Showwe Co. 300 pages.
2009 “Teaching for Three Kinds of Competence.”《興大人文學報》第四十三期, 313-339頁。
2010 “The Two Lears: Shakespeare's Humanist Vision of Nature.” 《興大人文學報》第四十四期, 233-266頁。[閱讀本文]
2010 〈再論翻譯的三要〉Intergrams 10.2-11.1 (2010): http://benz.nchu.edu.tw/%7Eintergrams/intergrams/102-111/102-111-tung.pdf2011 “The Nietzschean and Foucauldean Prospero: Shakespeare's Vision of Power.” 《興大人文學報》第四十五期, 153-177頁。 [閱讀本文]
2011 The Visionary Shakespeare. Taipei: Showwe Co. 258 pages.
2011 “Why Literature in a Language Department?” 《興大人文學報》第四十七期, 251-269頁。 [閱讀本文]
2013 〈梁譯莎劇的信、達、恰〉,《編譯論叢》第六卷第二期,41-65頁。 [閱讀本文]
2013 《英文學術論文寫作》。台北:秀威資訊公司。353頁。
2013 An Outline Introduction to Western Literature. (A book on line for reading) 。 英文教科書,懂更懂學習英文網站 (http://dgdel.nchu.edu.tw) 。
2013 A Tasty-Tonic English Reader (I). (A book on line for reading) 。英文教科書,懂更懂學習英文網站 (http://dgdel.nchu.edu.tw) 。
2013 A Tasty-Tonic English Reader (II). (A book on line for reading) 。英文教科書,懂更懂學習英文網站 (http://dgdel.nchu.edu.tw) 。
2015 《中英翻譯:從理論到實踐》。英文教科書,懂更懂學習英文網站 (http://dgdel.nchu.edu.tw) 。
二、文學創作(Creative Works)
1984 《落英集》(新詩)台北:書林書店。 [閱讀本文]
1985 《退之集》(散文)台中:自印。 [閱讀本文]
1987 <信仰>(小小說)台灣日報2月19日。
1987 <小嬌>(散文)台灣日報9月29日。
1987 <洋「沒」吐氣>(小小說)台灣日報10月12日。
1987 <食言>(小小說)聯合報11月23日。
1987 <倪專家與吳博士>(小說)台灣新聞報12月1日。
1990 《心雕小品》(散文)台北:躍昇文化公司。(第十七屆中興文藝獎章得獎作品)[閱讀本文]
1990 《覓保》(戲劇)《中外文學》第十八卷 第三期。[閱讀本文]
1990 <不惑之旅>(散文)第三屆梁實秋文學獎得獎作品。[閱讀本文]
1994 “All for Love” (Short Story) in An Inspiring English Reader, 45-48.
1994 “The Tragic Romance of Iksologist” (Poetry) in An Inspiring English Reader, 189-195. [閱讀本文]
1998 <老媽的瘤>(小說)中華日報1月10日。
1999 <一雙破鞋>(小說)《明道文藝》第227期(四月號)。
1999 <釣者> (新詩) 《臺灣詩學》第二十六期 (春) 56–57。
2000 <兩岸猿聲>(新詩)台灣日報3月16日。
2000 <你的長髮>(新詩)《明道文藝》第288期(三月號)。
2000 <南迴尋窗> (新詩) 《明道文藝》第290期(五月號)。
2000 《情與愛之間》(小說)台北:建成,241頁。 [閱讀本文]
2001 <仁愛>(新詩)《明道文藝》第300期(三月號)。
2001 <兩菩薩> (新詩) 《明道文藝》第305期 (八月號) 。
2001 <老花心 > (新詩) 台灣日報10月16日。
2001 <長相左右> (新詩) 《明道文藝》第308期 (十一月號) 。
2002 <也是龍種> (新詩) 《明道文藝》第311期 (二月號) 。
2002 <一胎話 > (新詩) 《明道文藝》第313期 (四月號) 。
2002 <擋道樹 > (新詩) 《明道文藝》第319期 (十月號) 。
2003 <學生> (新詩)
台灣日報。
2003 <雨豆訴〉(新詩) 《明道文藝》第329期 (八月號)。
2003
<SARS〉(新詩) 《明道文藝》第332期
(十一月號)。
2004 <鴨鴨過塘> 《明道文藝》第335期 (二月號)
2004 <我想你> 台灣日報。4月12日。
2004 《繽紛錄》(詩集) 台北:書林出版公司,202頁。 [閱讀本文]
2015
〈木鬼奇譚〉(小說)
。
三、中.英翻譯(Translations)
1973 《談寓言》台北:黎明文化公司。
1973 《何謂諷刺》台北:黎明文化公司。
1989 <邁克爾> 第二屆梁實秋文學獎得獎作品。
1990 《論批評》《中外文學》第十八卷 第八期。(第二屆梁實秋文學獎得獎作品) [閱讀本文]
1990 <給布朗寧> 第三屆梁實秋文學獎得獎作品。
1990 <我多年不在家> 第三屆梁實秋文學獎得獎作品。
1994 Red in Tooth and Claw. New York: Grove Press. (原作:卜寧《紅鯊》)
四、其他(Others)
1972 <有感於當前台灣英語教學> 聯合報3月16日。
1976 編《新式英文閱讀測驗指南》台中:自行出版。
1976 編《頓悟英文法》台北:萬里程書店。
1982 <掛起金字招牌,窺奧不須登堂> 民生報3月23日。
1986 <我看《唐山過台灣》> 台灣日報11月27日。
1988 <我讀《悠悠我心》> 台灣日報2月19日。
1988 <散沙如何凝聚> 中央日報國際版6月11日。
1994 ed. An Inspiring English Reader. Taichung: Chung Hsing University.
1996 <太過「文」化的文化> 台北:《活水》10月5日。
2003 <淡淡的邏輯:評三月份《台灣日日詩 》> 台灣日報 4月18,19 日。[閱讀本文]
2009 〈文藝的師範〉《文訊》三月。 [閱讀本文]
五、 演講綱要
西洋文化與文學
1. 上課須知 [須知全文]
2. 西洋文化與文學導論 [導論全文]
3. 西方文化的源頭 [演講綱要]
4. 希臘的榮耀與羅馬的輝煌 [演講綱要]
5. 韜光養晦的中世紀 [演講綱要]
6. 燦爛的文藝復興 [演講綱要]
7.「三」言「兩」語談人文精神 [演講綱要]
8. 新古典的文藝 [演講綱要]
9. 浪漫運動與浪漫文學 [演講綱要]
10. 文學的寫實主義與自然主義 [演講綱要]
11. 文學的象徵主義 [演講綱要]
12. 存在主義與文學 [演講綱要]
13. 後現代的文藝 [演講綱要]
莎劇賞析
1. Introduction to Shakespeare [演講綱要]
2. 莎劇賞析之一:《仲夏夜之夢》 [演講綱要]
3. 莎劇賞析之二:《理查三世》 [演講綱要]
4. 莎劇賞析之三:《馴悍記》 [演講綱要]
5. 莎劇賞析之四:《羅密歐與朱莉葉》 [演講綱要]
6. 莎劇賞析之五:《凱撒大帝》 [演講綱要]
7. 莎劇賞析之六:《哈姆雷特》 [演講綱要]
8. 莎劇賞析之七:《馬克白》 [演講綱要]
9. 莎劇賞析之八:《奧 賽羅》 [演講綱要]
10. 莎劇賞析之九:《如君之願》 [演講綱要]
11. 莎劇賞析之十:《第十二夜》 [演講綱要]
12. 莎劇賞析之十一:《冬天的故事》 [演講綱要]
13. 莎劇賞析之十二:《暴風雨》 [演講綱要]
其他
1. 大一英文教材之編輯 [演講綱要]
2. 英詩中的聲響 [演講綱要]
3. 從語言的本質談學習英文 [演講綱要]
六、 西洋文學概論
西洋文學概論 (一)
1. Introduction to Western Literature [閱讀本文]
2. Homer & Bible [閱讀本文]
3. Greek and Roman [閱讀本文]
4. Medieval Literature [閱讀本文]
5. Renaissance Literature [閱讀本文]
6. Neoclassical Literature [閱讀本文]
西洋文學概論 (二)
1. 浪漫運動 [閱讀本文]
2. 文學的寫實主義與自然主義 [閱讀本文]
3. 文學的象徵主義 [閱讀本文]
4. 現代主義 [閱讀本文]
5. 存在主義與文學 [閱讀本文]
6. 後現代文藝 [閱讀本文]
七、 英文寫作教材
應用化學科技論文寫作
1. 學生寫的摘要 [閱讀本文]
2. 論文寫作資料 [閱讀本文]
生化科技論文寫作
1. 學生寫的摘要 [閱讀本文]
2. 論文寫作資料 [閱讀本文]
科技英文寫作
1. 科技英文寫作要領 [閱讀本文]
2. 科技英文寫作練習 [閱讀本文]